集团公司配用电智能管理解决方案
2025-02-21 | 来源:公司新闻

一、方案背景


集团公司业务广泛,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众多,配用电系统复杂。传统的配用电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能耗高 、故障响应慢等问题,难以满足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引入智能化运行维护方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 实现配电室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运维效率,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已成为当务之急。


行业痛点


(一)安全管理方面

多区域风险管控难:

集团公司涵盖多个分公司、工厂等,配电室分布广泛, 难以对每个配电室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存在安全死角。


设备老化隐患:

部分配电室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老化严重,绝缘性能下降、 部件磨损等问题易引发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设备维护方面

设备多样性挑战:

集团公司业务多元化,各配电室设备种类繁多、品牌各异, 技术参数和维护要求不同,维护人员需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加了维护难度。


维护计划制定复杂:

根据不同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年限等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并非易事, 且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因素受阻,如人员调配、备件供应等。


故障定位与修复耗时:

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于设备复杂、线路繁多,准确快速定位故障点困难,导致维修时间延长,影响供电,进而影响生产经营。


(三)人员管理方面

专业人才短缺:

配电室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电气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 但这类人才可能相对短缺,招聘和留住人才成本较高。


责任划分模糊:

在多部门协作管理配电室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 ,出现问题时易相互推诿,影响管理效率和问题解决速度。


(四)成本控制方面

建设与维护成本高:

配电室建设和设备采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后续的维护、保养、 设备更新等费用也持续增加,给集团公司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能耗管理粗放:

缺乏有效的能耗监测和管理手段,无法准确掌握各配电室的能耗情况, 难以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导致能源浪费,增加运营成本。


二、方案目标


实时监测


实现配用电系统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提升供电可靠性,将停电时间缩短50%以上。


优化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用电策略,降低集团整体能耗15% - 20% 。


快速响应


建立智能故障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故障处理时间缩短60% 。


提质增效


实现配用电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30%以上,减少人力成本20% 。


三、系统架构


感知层


部署智能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实时采集电力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数据。


网络层


采用工业以太网、4G/5G无线网络、LORA等多种通信技术,构建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 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安全、快速地传输至平台层,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平台层


搭建智能配用电管理平台,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具备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功能。平台集成设备管理、运行监测、 故障诊断、负荷预测、能耗分析等多个模块,实现对配用电系统的全面管理。


应用层


为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和相关部门提供多样化的应用终端,包括PC端、移动端APP等。 用户可通过应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配用电信息,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四、功能模块


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



实时采集并展示各配电室、配电箱及重点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电量、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以直观的图表和图形化界面呈现。 支持远程对开关设备进行分合闸操作,调整变压器档位,实现对配用电设备的远程控制。


故障预警与诊断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提前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隐患, 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提供故障诊断报告和处理建议,指导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


负荷管理与优化


实时监测各区域、各部门的用电负荷,分析负荷曲线,预测负荷变化趋势。根据负荷情况,优化用电设备的启停时间和运行方式, 实现错峰用电、避峰填谷,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能耗分析与节能管理



按照不同区域、部门、设备类型等维度,对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能耗报表和分析图表。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和设备, 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如推广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等,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信息。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历史数据,制定智能化的维护计划,自动生成维护工单,提醒运维人员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智能报表与决策支持



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如运行报表、故障报表、能耗报表等。通过对报表数据的分析, 为集团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辅助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用电管理策略和投资计划。


五、实施步骤


1、需求调研与方案设计(第1 - 2周)

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深入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和配电室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配用电系统现状、管理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智能管理解决方案,明确系统功能、技术指标、实施计划和预算安排。


2、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第3 - 6周)

根据方案设计要求,采购智能传感器、智能设备、通信设备和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安装和布线工作, 确保安装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完成设备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和联调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系统试运行与培训(第7 - 8周)

在集团公司部分区域进行系统试运行,安排专人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针对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和相关部门,开展系统操作培训和维护培训,使其熟悉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 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4、系统全面推广与优化(第9 - 10周)

在试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将智能配用电管理系统全面推广至集团公司所有下属单位和配电室。持续收集用户反馈意见, 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系统满足集团公司配用电管理的实际需求。


六、特色培训与技术支持


1、驻场培训1-2周: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括系统操作培训,使运维人员熟练掌握系统的日常操作和数据查询;维护培训,教授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技能; 管理培训,帮助管理人员理解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功能,提升管理水平。


2、技术支持:


建立7×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团队,提供电话、邮件、在线客服等多种支持渠道。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和设备驱动程序,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根据集团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


七、案例分享



老电工服务西电集团并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对电网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西瓷设立驻扎点,以西瓷网格服务站为辐射点, 服务电气行业标杆客户-西电集团下的西开、西开精密、 西缆、西瓷、西材、西电智慧能源、西电套管、西电电力系统、西电通用、西电总部大院等15家用户 。


服务模式:

1.人员配置:配备驻点高压运行电气工程师3名,技术专责1名

2.设备配置:应急抢修车1台,专业检测工器具1套

3.管理工具:老电工智慧能效管控云平台


应用亮点:


01 莲湖区网格服务站内15家用户配电系统运行集约化管理。

02 网格服务站内共享数字化运维服务、共享电工,年节省人力成本100万元以上。

03 管理时效:10-15分钟内到达现场参与抢险及故障排除。


实施效果:


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


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配用电系统故障,有效减少停电时间,保障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能源消耗显著降低


通过能耗分析和节能管理措施,优化用电方式,降低能源消耗,为集团公司节省大量电费支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实现配用电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和纸质记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为集团公司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支持,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科学性。


END


老电工

西安老电工专注基于4/5G、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智慧电力能效管理平台及智能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结合二十余年电力系统丰富的运维经验,为智慧园区、智能楼宇、数字化企业、绿色校园、智慧商超、智慧酒店、智能工厂、智慧交通、公共事业、居民小区等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配)电站提供电力监测、数据可视化、资产数字化、预警报警、能耗优化和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科技赋能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电力智慧运行、管理无人值守和远程智能服务,让智能运维、安全用电获得全新体验,加速智慧城市的构建。


地址:西安高新区丈八一路绿地SOHO同盟B座15层

咨询电话:4006-020-858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服务热线 4006-02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