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作者数智赋能
近日,航天四院科技公司动力保障事业部全面完成院科研生产园区供暖信息化建设项目。作为四院服务保障战线的生力军, 事业部全力推进科研生产园区动力保障服务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通过此次智慧供暖平台的建立,进一步解决传统供暖行业痛点, 实现按需供暖、高效供暖、智慧供暖,目前已全面满足园区冬季供暖保供条件。
01
探索数字化管理新领域
长期以来,科技公司供暖系统的运行调度控制主要依据供暖人员知识和经验,供暖运行数据未得到有效利用,无法形成供暖系统闭环的运行。 但伴随供暖系统发展的要求,调控频次和精确度的增加,传统基于人工的控制方式已难以保证供暖系统的安全运行, 基于人工经验的调度控制已难以实现精准调控,发展智慧供暖实现数字转型势在必行。
![]() |
![]() |
02
注入数字化发展新动能
供暖信息化是智慧供暖的基础,本质上强调供暖信息的互通互联、设备无人值守,由供暖信息化完成供暖的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存储、 系统控制、企业管理。供暖系统智能化要求物理设备具有可调节、可控制、可计量能力。将智能化建设深入到相对完整的供暖流程中, 在供暖生产、服务过程中使系统具备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自我学习、自主判断、优化配置、升级能力等智能行为, 对物理设备网的未来走向及供暖参数进行预测;利用通过人工智能手段获得的控制模型对物理设备网进行控制,完成人力无法实现的工作, 最大限度地将供暖人员从体力劳动和大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增量价值。
![]() |
![]() |
03
实现数字化变革新发展
智慧供暖平台的建立,是服务保障工作在传统领域探索出的一条新途径, 极大程度为一线工作提供便利,扎实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实现一线工作提质增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
![]() |
![]() |
目前已完成供暖信息化建设项目,完善动力系统信息化建设, 冬运期间通过集控中心实现全部6座10kV开关站、3座水泵房,3个供暖站的运行设备集控管理,提高管控效率,实现精细化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提升动力系统现代化运维能力,缩短运行维护调度链条。
![]() |
![]() |
在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同时从动力系统各方面做好准备。2#加压泵房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供水设备的保障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完成辖属5座蓄水池、7座水箱专业消毒清洗, 确保水质安全;对供水、供暖外网管线、阀门、水表常态化巡视检修。
在加强日常运行维护维修的基础上,组织完成电力系统春季检修、电力系统改造,消除运行隐患,提升供电可靠性。 供暖系统开展特种设备年检工作,完成天然气锅炉房的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和保养。锅炉内检工作仍在有效期内,外检工作开炉后进行。 完成特种工培训及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及物资准备工作,物资陆续到位,满足冬季供暖需求。
冬季运行期间,有关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职责、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运行监视与巡视,做好运行数据记录分析, 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隐患,确保安全运行。为安全可靠连续保证科研生产冬季供暖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 | 科技公司
编辑 | 冯歆格
审核 | 荣元昭 贺倩
监制 | 张立中
END
老电工
西安老电工专注基于4/5G、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智慧电力能效管理平台及智能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结合二十余年电力系统丰富的运维经验,为智慧园区、智能楼宇、数字化企业、绿色校园、智慧商超、智慧酒店、智能工厂、智慧交通、公共事业、居民小区等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配)电站提供电力监测、数据可视化、资产数字化、预警报警、能耗优化和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科技赋能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电力智慧运行、管理无人值守和远程智能服务,让智能运维、安全用电获得全新体验,加速智慧城市的构建。
地址:西安高新区丈八一路绿地SOHO同盟B座15层
咨询电话:4006-02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