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无声的电力保障
老电工默默守护好每一次科研探索
3月25日,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长安园区遭遇突发电力故障。该园区内一座箱式变电站的高压进线电缆出现问题,导致供电中断。在接到平台报警后,老电工抢修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他们携带专业设备迅速赶往现场。在进行了细致地现场排查后,老电工抢修团队迅速确定了故障点。原来,由于长期运行和外部条件影响,箱式变电站的高压接线柜B相电缆绝缘明显击穿,引发了短路。这种情况不仅威胁到研究所的正常运作,还可能对周边区域的安全造成隐患。
(故障点图片)
一边对故障原因进行快速诊断,一边与园区管理层沟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抢修方案。抢修方案的制定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故障的性质、所需材料的供应情况以及维修作业的安全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定位到故障点,并迅速展开修复工作。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一部分人员负责准备材料和工具,另一部分则着手拆除损坏的部分,更换新的电缆并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一切符合安全标准。
(现场抢修图片)
抢修过程中,老电工抢修团队展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修复,还要确保修复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每一位团队成员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工作都精确无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电缆的更换和测试,顺利恢复了供电,确保了科研活动的持续进行。
电力是现代科研活动的命脉,尤其是对于涉及精密仪器和实验设备的研究机构而言,稳定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以其在光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而闻名,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此次电力故障的发生,不仅威胁到了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也可能对科研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次电力抢修的成功,体现了老电工抢修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处置能力。从接到报警到完成抢修,整个过程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科研活动的影响。这一事件也再次证明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快速反应和专业团队的重要性。
在未来,老电工抢修团队将继续加强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守护好每一次科研探索背后无声的电力保障。
客户介绍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其前身是在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光学技术和红外技术研究室基础上组建的军用光学仪器研究所,创建于1962年。经过五十五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几代人艰苦努力,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从最初从事炮兵光学仪器研究的军用光学仪器研究所,逐步发展成为以开展侦察预警、光电系统集成和计量技术研究为主,产品服务于陆、海、空、火箭等多军兵种的光电系统工程总体研究所,是我国国防光电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全所占地400余亩,总资产近30亿元,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享受政府特贴27人;拥有部委级专家和技能人才32人,其中,中国兵器首席专家1人,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13人;中国兵器首席技师1人,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3人。是国防科技工业光学一级计量站和微光夜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国家批准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招收和培养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随着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的不断扩展延伸,目前该所设有十余个研究室和一个专业科研试制生产部,国防光学计量一级站和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实验室也正在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在国内光电子系统工程的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END
老电工
西安老电工专注基于4/5G、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智慧电力能效管理平台及智能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结合二十余年电力系统丰富的运维经验,为智慧园区、智能楼宇、数字化企业、绿色校园、智慧商超、智慧酒店、智能工厂、智慧交通、公共事业、居民小区等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配)电站提供电力监测、数据可视化、资产数字化、预警报警、能耗优化和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科技赋能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电力智慧运行、管理无人值守和远程智能服务,让智能运维、安全用电获得全新体验,加速智慧城市的构建。
地址:西安高新区丈八一路绿地SOHO同盟B座15层
咨询电话:4006-020-858